>>您当前位置:首页 -> 宁夏日报周刊 -> 建设美丽新宁夏
端上“金饭碗” 生活越来越幸福
2020-05-15 09:44:31   
2020-05-15 09:44:31    来源:宁夏日报

  5月12日9时许,灵武市崇兴镇农贸市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姨爹,你要点啥?”看着有一位老人光顾生意,摊主王学礼上前热情招呼道。

  “这瓜咋卖?味道好不好?”老人话音未落,王学礼便娴熟地拿起水果刀,“咔嚓”一声将一个硕大的西瓜切开,递上一块给老人,“你尝尝,这味道怎么样,是不是很新鲜?”

  在崇兴镇农贸市场摆摊经营瓜果生意23年,王学礼已积攒了很多宝贵经验。“我们这个农贸市场‘潜力’很大,每逢集日,从四面八方涌来赶集的人较多,生意还是比较好做。”为了备足“货源”,当日6时,王学礼开着客货两用车赶到吴忠市东郊批发市场,花6000多元采购油桃、小番茄、西瓜等各类瓜果,预计到下午收摊时就能销售完。

  从简陋初生、翻新成长,到如今基础设施齐全、管理规范,王学礼靠着崇兴镇农贸市场,让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幸福。2019年,大儿子结婚时买房、装修、彩礼等60多万元的支出,王学礼都没发过愁。

  “做得虽是小本生意,但时常都有活钱。”王学礼说,每个集日纯收入近千元。

  崇兴镇农贸市场又名“大寨子市场”,因当地群众历来有做生意的习惯,逐渐聚集成了做生意的集散地,最早可追溯到民国时期。改革开放后,随着崇兴镇农贸市场建成后,市场经营交易非常活跃。

  1997年,市场扩建后,占地118亩,分为蔬菜、瓜果、畜禽、百货区、粮食五大农副产品交易区,经营规模在2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左右的固定商户有400余户,流动摊位900余个,每个集日高峰时期约1万余人,成交量约450余万元,年成交额约4.8亿元。

  2018年,崇兴镇实施农贸市场提档升级改造工程,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诚信经营管理制度,提升市场准入条件,清退违法违规经营者和不合格商品等规范化管理,场内经营者诚信经营,吸引了周边更多的商贩和群众前来赶集。

  “这个市场管理规范,离家近,咱来赶集做生意能挣到钱。”从吴忠市东塔寺乡白寺滩村前来摆摊销售蔬菜苗的村民石龙深有感触地说。

  从1985年开始,每逢崇兴镇集日,石龙都要带着自家生产的农产品摆摊。从当初每个集日摆摊毛收入几十元,到现在每个集日销售额1000多元,他感到很知足。

  “现在市场环境这么好,一个临时摊位每次集市才缴纳10元的管理费,便宜又实惠。”石龙说。当日10时,他从家里温棚拉来40盘约3000株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苗,已销售了一半多。

  54岁的杨志国在崇兴镇农贸市场长期固定摆摊卖菜已有26年,目前每个集日都能收入2000多元。“这个生意虽是薄利多销,却让我撑起了一个家。”杨志国说,靠着在市场摆摊卖菜,他相继供养女儿和儿子读完大学,现在都走上了工作岗位。

  “我们的这个集贸市场历史悠久,位置优越,已成为当地和周边部分群众的一个稳定就业‘金饭碗’。”崇兴镇镇长杨少春说。(记者 马照刚 文/图)

<p>  石龙给商户精心挑选菜苗。</p>

  石龙给商户精心挑选菜苗。

【编辑】:白雪
【责任编辑】:贺璐璐